主馆开放时间:
周二—周日:上午 8:00—12:00 下午 14:00—18:00
周一系统维护、职工学习全天不接待读者
夏季(7月1日—8月31日)下午开放时间为:15:00—18:00

本馆动态

本馆动态

所在位置:首页-本馆动态

“爱我商洛”征文作品推送《云朵下的古镇》

  • 发布时间:2022-03-08 08:45:50
  • |
  • 作者:商洛市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367次

图片1.png?v=1748216901114

22°的商洛里你爱商洛有几度呢?你在商洛这片土地上发生过哪些故事?“爱我商洛”主题征文活动进行至今,获奖名单已经公布。本期为大家带来成人组三等奖获得者聂光玲的作品《云朵下的古镇》。让我们一起欣赏聂光玲女士与商洛的故事吧!

云朵下的古镇

| 聂光玲

秦岭“小上海”,古寺云中来。

商洛市镇安县的秦岭深处,有一个名叫“云盖寺”的历史文化名镇,当地人称“云镇”。云盖寺为唐代僧人妙达所建,规模曾达到“九楼十八殿,僧舍千余间”。传说由于修建时有云彩在上空不散,建好后才逐渐散去,因此得名“云盖寺”。

唐时这里商贾云集,厚重的历史和民俗文化集中体现在官道驿站、佛教文化、明清建筑方面,是一个自然风光秀美、历史发展厚重、人文气息浓郁的名镇,被誉为秦岭的“小上海”。

云盖寺镇总面积200多平方千米,气候宜人,距镇安县城十多公里,有公交车可达,每15分钟一个班次。

悠悠岁月送走了无数个春夏秋冬,也承载了云盖寺的辉煌。唐太宗游历云盖寺时挥笔写下了“东望香炉山,西观瀑布水。飞流三千丈,崩摧数十里”的诗句;白居易《云盖寺寻无本上人不遇》意境深远:“长老何方去,下山化瓦梁。分明云盖寺,那须瓦与梁。愿言体托钵,施主是穹苍。云遮菩萨顶,瓦盖众僧堂。”

2008年以来,云盖寺镇先后被评为陕西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全国重点镇、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古镇房屋大多为典型的黑白灰三色徽式建筑,有前街、后街、半边街三条街道,街衢整洁美观、错落有致、古朴风雅。

前街多是明清时期的老建筑,主要是民居。最具视觉冲击力的马头墙,似万马一齐昂首嘶叫、奔腾。门窗上的砖雕木刻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跨入六扇或八扇的雕花大门,让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是天井院。380米的古街上,有40多座四合天井院。兽脊硬山顶,马头隔火墙。天井位于中央,上房是堂屋,堂屋正中供奉着“天地君亲师位”神龛,庄重肃穆。两侧是厢房,后面是厨房。

前街相对安静。清早,木门“吱呀”一声开了,有男人站在屋檐下向着对面的山峦喊几嗓子,再转身取下铺板门靠在屋角,小铺子就开始营业了。

勤快的媳妇开始往大木盆里舀面粉,倒水、和面、加油、盘条,趁醒面的时间,走出后院,几步石阶来到河边,把衣服泡进盆里,跳过小河的石墩到对岸,从地里摘几把豆角、辣椒,拔几棵香葱、小青菜,返回河里洗净装篮,洗好衣服,回家做饭。

炊烟淡远,早饭起锅。讲究的人家,吃饭要在八仙桌上吃。实木八仙桌漆得油光发亮,两把太师椅摆在上座,长者入座以后,晚辈在条凳上依次落座。

茶余饭后,人们坐在大门口溜光的石墩上互唠家常,亲近,祥和。

行走在老街的石板路上,路中央有30多厘米宽的小渠。渠水顺势而下,每隔1米有落差,形成别致的小瀑布,好惬意。渠水清澈,有野生小鱼在水里游动,也有住户养的各色金鱼徜徉其中。小镇倚水建,引水入街来,水使小镇更加鲜活。

后街可谓古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主要单位都设在后街。白天喧哗热闹,有人用竹篮装上自家种的时令蔬果在道路两旁售卖,樱桃、杏子、沙果、枣子,还有山果五味子、野葡萄、八月瓜。若是碰上三、六、九逢集日更是热闹。尤其腊月天,街上水泄不通,卖菜的、卖鸡鸭鱼肉的、卖五谷杂粮的、卖灯笼的、卖簸箕筛子的,人声鼎沸……两边店铺也都把货品摆到街上,点心、粉条、芝麻饼、炸麻花,应有尽有。荞麦饸饹、羊肉泡馍、凉盘等,量足味美。

千百年来,古镇犹如一颗耀眼的珍珠,将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化和古街古民居以及藏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起来。

触摸着古镇的砖瓦,穿过一座又一座古朴的四合院,仰望古镇美景,找寻岁月痕迹,远眺蓝天白云,耳边的风在吟唱。这一刻,云朵下的古镇散发着格外璀璨夺目的光芒。

作者简介

图片5.png?v=1748216901114

聂光玲,女,80后,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喜欢读书,爱好写作,做过编辑。商洛市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近年来,先后在山西日报、河北工人报、陕西各界导报、云南春城晚报、江苏金陵晚报、湖南衡阳日报、东方烟草报、商洛日报等发表文学和新闻作品,曾获全省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三秦最美读书人、三秦最美书香家庭称号。

友情链接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国家图书馆Web OPAC 首都图书馆 首都博物馆 政府信息公开查询 陕西省图书馆